一、基于BIM+GIS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
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,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。
水利工程具有地形條件復雜、設計選型獨特、涉及專業廣等特點,存在圖紙信息繁冗、工程樞紐布置復雜、土方量計算不精確等問題。
BIM+GIS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系統結合物聯網、云計算、BIM、GIS等先進技術,集成BIM+GIS、BIM+項目管理、BIM+設計、BIM+建造等,實現工程設計方案優化,現場監控和管理,實現水利工程建設項目群的管理,達到所見即所得,實現管理水利工程于千里之外。
通過BIM+GIG的水利工程管理系統,不僅實現了全局線路導覽、整體施工面貌把控及宏觀指標的查詢,還可以提供項目建筑物快速準確定位及構筑物信息查詢服務。系統從項目群單元工程的精細化管理出發,擁有單元工程管理、進度管理、質量管理、系統管理、日志管理等功能,實現了對工程進度、質量、投資等的全面管控,方便各級管理人員直觀了解工程動態。
BIM+GIS的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系統是進行工程進度管理的一個高效平臺。通過導入MicrosoftProject已經編制好的工程進度計劃文件,或直接在系統中進行進度計劃的編制修訂。
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,由操作人員將實際進度反饋至系統中,與三維模型進行掛接,系統自動提供進度計劃與實際進度的可視化對比分析和進度報表,為管理者合理安排施工作業、推進工程建設進度,提供直觀準確的參考依據。
質量安全管理
BIM+GIS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系統,集成了視頻監控系統,可實時遠程關注項目建設的質量安全問題,質檢員可通過系統實時上傳項目分項分部檢查內容,項目管理人員通過查閱視頻監控和質檢內容提出改進意見。系統可實時查閱水利工程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則制定,起到安全文明施工警示作用。
人員、合同、物料、機械等管理
系統實現了水利工程人員、合同、物料、機械等的信息化管理。人員:各工種,各施工放人員進行信息化歸檔,人員的工伙款等實現信息化統計分析;合同:合同分類、合同錄入、合同編輯、合同應收應付、合同到期逾期提醒等,物料:物料分類、物料出入庫、物料費用、物料統計等;機械:機械運行監測、機械出入場情況、機械使用情況等。系統可實現合同與人員、物料、機械等的聯動分析管理。
通過BIM+GIS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系統,實現了水利工程進度、質量、安全、物料、機械、合同、人員等的天地時空一體化智慧管理,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效率,降低水利工程建設成本,推動水利工程進入智慧建造時代。
?
二、水利工程安全監測
本公司提供水利工程安全監測整體解決方案,包括變形監測、應力應變監測、滲流監測等的三維設計、方案設計、施工運維。通過高精度智能化的監測設備,獲取精準的水利工程結構數據,通過自動采集分析設備,將數據進行整合分析,提供預警報警等信息化服務,為水利工程平穩運行保駕護航。
三、水文監測
水文監測的目的是保護水資源、防治水污染、改善水環境、保護水生態。
水文監測范圍是對江、河、湖泊、水庫、渠道、水廠、污水處理廠、水塔、泵站、輸水管網、排水系統和地下水等水文參數進行實時監測。
水文監測內容主要包括:水位、流量、流速、降雨(雪)、蒸發、泥沙、冰凌、墑情、水質等。
監測分類
1.防洪防汛:主要是氣象和水文監測設備綜合判斷,水文監測主要是監測河、湖、水庫、渠等的水位及降雨量以及坡道、山體等的泥石流預判。
2.防旱主要是土壤墑情的監測,包括蒸發量、濕度、PH等的監測。
3.水質水情監測包括地表水監測(江河湖泊、包括污水監測)和地下水監測,主要是監測水的質量、水位、水溫等。
4.水土保持監測是指對水土流失發生、發展、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進行長期的調查、觀測和分析工作。
?
我司提供水文監測整體解決方案,并側重于水雨情監測的設計、方案、施工等整體服務。水雨情自動監測體系,包括自動化的雨量和水位采集設備,將采集的信息遠程無線傳輸到云端服務器,通過智能數據分析,實現防洪防汛的預警報警。
自動雨量站
自動雷達水位站